+ 课题研究
反思数学教学中的点滴 发布时间:

——第三届“前程论坛”论文稿件 2017年2月28日 作者:王爽

       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工作以来,一直想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想尽自己所能去上好每一节课,尽自己所能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去改变学生的命运,  

       通过实际的教学工作,我觉得这是我收获颇丰的一个学期,听了教育学院两位教研员的点评,参与了同课异构的组内公开课,以及教学技能的展示,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的不足,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方面还有众多的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认真备课是关键。一定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无论是新授课还是习题课,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要把握好,并且要备学生,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学生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比如学生在哪里会遇到困难,或者需要做好哪些课前复习为本节课做好准备,总之备好课,这样才能更加合理的安排课程进度,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的接受新知识。

     (二)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题目的解题过程体现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而思维的过程一定要通过手写出来,通过口表达出来,即要求学生写出解答过程,在做题过程中教师要追究答案的来历,即使口头回答问题,也要问具体的解题步骤,久而久之便会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起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的呈现要自然。教科书上的知识和概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学精华和基础,对于学生感到理解起来吃力的概念,不能强加给学生,此时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将概念的背景和现实原型呈现出来,介绍一下他的背景,形成过程,他的应用,以及他与其他概念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紧密联系的,作为老师,希望每一个环节之间都能自然地过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候环节之间的过度会很生硬,后一个环节从天而降,不知从何而来,此时教师就要设计好导语,使课堂中的多个环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我觉得在实际的教学中知识的自然呈现应该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四)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我们知道,体育老师上课的时候,不会自己亲自示范如何在操场上跑圈,而是讲解要领后,让学生亲自去体验跑圈,一圈下来,当学生跑的大汗淋漓的时候,会非常轻松,因为实践中学生得到了要领的精髓。那么我自己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自己的课,爱上自己的学科呢?答案就是:放手去做!当老师把知识要点、解题方法都阐述清楚之后,让学生自己去做,不能替代学生去讲,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摸索并掌握解题方法。当学生能够独立解决出题目时,还能给学生增加很大的学习信心,从而对这一学科产生很大的兴趣。

     (五)不忘初衷,带着爱上好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会反问自己,为什么去上这节课,上了这节课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掌握好基本的教学技能和知识的同时,教师上课绝对不能带着不好的个人情绪去上课,这样会让学生反感,听课效率也不高,而且还会让学生对这一学科产生抵触的情绪。我觉得上课之前我都会告诉自己,认真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中受益,让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让自己的每一节课都是成功的一节课,不怕学生不会,不会没有关系,只要自己以平和的心态认真的去教,学生肯定能会的,自己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经常这样的想,哪怕有一个学生因为我的存在,因为我的教导而开始努力的学习,努力的去做一件事情,那么我的存在和我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上课时,基本都是会把全班每一个同学都提问一次的,给每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基础好的学生会答一些难度大点的问题,而基础稍微弱一点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更有信心的学习,都会给他们一些简单点的问题,我不想落下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存在感,能在课堂上尽可能的去跟老师互动起来。

       作为一个妈妈,一名教师,我深深的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的努力,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