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研文章
教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兴霞 发布时间:

(大连前程高级中学第四届“前程论坛”获奖论文)

王兴霞 


 

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学生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教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学生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哪些方面?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教学中的表现

第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富强即国富民强,教育教学中的“富强”可以理解为教育教学工作要有充足的物质保障,例如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研发经费等;民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教育教学中的“民主”可以理解为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创新行为等;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教育教学中的“文明”主要表现为礼貌待人、爱护公务、保护环境;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帮互助、成果分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这些价值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

第二,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在教育教学中则表现为学生自由的选择就业方向、自由的决定今后人生发展方向、自由的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建立人际关系等。当然这种“自由”的前提必须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且不违反校纪校规;同时还表现为教师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教学方法的自由选择、教学资源的自由选用、教学理念的自由表达等。

平等指的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平等强调对象的平等。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师师平等、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尤其表现为任何教师不得凌驾于学生之上,不得侵害学生权益,即对学一视同仁;还表现在任何教师的违法失职行为都要受到规则的限制或者法律的制裁。

公正即社会公平和正义,公正强调方式的平等。在教育教学中表现为要尊重和保障师生的权利,师生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既包括学生平等的享受国家、学校的各项政策的权利,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平等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等,也包括教师平等的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管理学生的权利,获取劳动报酬和待遇的权利,参加进修和培训权利等。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也必须在法律法规的制约下有序健康开展。教师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法律法规;学生要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校规校纪。以此让法律法规成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外部推动力。

第三,个人行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爱国,是调整个人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教育教学中渗透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都是从思想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而转化成实际的爱国行为。爱国是个大范围,这个母体中有很多种细胞,每种细胞中如果都充斥着集体主义观念,这个母体必然具有强大的力量。教育教学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要求师生具有爱校思想,要先做到爱校进而更好的爱国。爱校则主要表现为敬业。

敬业,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教育教学中则表现为教师的常规教学和管理中,例如:备课、上课、批改、阅卷、辅导、教研、谈话等;敬业精神也表现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例如:不迟到早退、认真听课、独立完成作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等。

诚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在表达诚实守信的内涵。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做得讲信用,说话算话,提出的对学生的惩罚措施要执行,承诺过的给学生的奖励要兑现。同时在处理同事关系中也要做讲信用的人,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这是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应尽之义。学生讲诚信主要表现为遵守与老师或者同学间的约定,诚信待人,不能只说不做,要把语言落实到行动当中。诚实守信尤其表现在每一次考试中,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友善,强调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睦友好,努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和健康的学习风尚,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发展自己。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作为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文化激荡看主导,要奏响主旋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青年学生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才能培育更多优秀的人才,才能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这是个人的财富也是集体和国家的财富。

三、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任何事物取得预期效果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的,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和学生三方的合力和教育方向的一致性。

首先,教师要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把核心价值观引进教材、课堂和学生的头脑中;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研训;关注学科素养,明确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其次,学校要依托现代技术传媒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例如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月”、“爱心义卖”、校园运动会、元旦联欢会等文体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最后,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主动感悟的过程,要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必须依靠教育教学对象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文化的主旋律,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教育教学领域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教育工作者必须用积极的正能量占领教育教学这片领地,用教育教学中的资源、情境、设备、手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更突出、内涵更丰富,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教育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从而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综合国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