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研究
注重教学反思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发布时间:

——第三届“前程论坛”论文稿件 2017年2月28日 作者:康淼

      学者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

      注重教学反思就要先明确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意识的思考过程和相应的实践探究活动,是心理认知与教学行为改进相协调的循环优化过程。是我们教师应注重起来的教学必有环节。

      一、注重教学反思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教学反思可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这学期学校展开了同课异构活动,同时请来了市教研员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对教学过程中体现的问题我们逐条做出了反思。如:学习目标只需明确高考考纲就可以,考纲比较概括,要对其进行解读。像《新文化运动》一课,高考考纲只是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具体内容,且高考考向又与课程标准不太一样,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近几年高考作出解读:以新情境、新材料作为命题载体,考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以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视角为切入点,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这样学生就知道应该重点学习什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教学反思有利于发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市教研员与我们一起评课时,提出了一个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学案制作要兼顾小班与普通班学习能力、情况的差异,根据情况制定不同的完成目标,不要一概而论。这是高中教学中应该经常存在的问题,只要每节课课后做好反思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通过课后反思我发现,三年一班是A班,历史基础相对比较扎实,课堂上基础知识复习一般只需15—20分钟,所以提问复习是最好的,剩下时间应注重提升能力,多创设材料情境、探究问题等。而三年五班和三年六班是B班,历史基础较差,课堂上基础知识复习需30—35分钟,除了提问外,一些重点知识需重新讲解,而且在提升能力时也应注意难易度,只要做到能在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就完成学习目标。所以,制作学案要有针对性,夯实基础部分要放在前面,提升能力部分要放在后面,后面中把在材料中寻找到有效信息放在前面,把纵向、横向的时空探究放在后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每一节课都要注重教学反思,根据教学效果调节教学方法。如:三年一班在前一节习题课时,选择题错误率高,体现的问题是只注重选项而忽略题干,只用史实排除选项而忽略是否符合题意,下一节课就应指出这个问题,学生讲题时注重让他们解释题干;材料题中结合所学知识一班做的比较好,但根据材料解答问题不是很好,能准确的在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但概括不好,总把材料中的信息概括成所学知识点,意思偏离。下一课时就可以加大对这方面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注重教学反思可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1、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升华为理论

      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积累下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我们很少把这些经验转化为理论。教学反思的过程能帮助教师形成“实践理论”,不再是仅仅只接受别人总结的经验和教学规律,而是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构建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2、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相对的自主权,要上好每一节课就需要教师专业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的一种自省行为,需要个人的自觉,当这种自觉成为一种教学习惯后,教学反思的持续性得以形成,并成为教师专业终身发展的动力之源。可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终身持续发展的保障与必须,有利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师更应注重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成长,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