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研究
教学“三思”,教师“三得” 发布时间:

——第三届“前程论坛”论文稿件 2017年2月28日 作者:张玉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中国自古就有反思的传统。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以便于及时自我调整、优化。同样,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是加快成长其的有效手段。它不单指课堂教学后的反思,而是包括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三个部分,可谓“三思”。

       作为一名教学经验尚浅、教学能力尚待提高的新教师,我在高二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十分重视践行反思教学。课前,在备课过程中,我始终结合课程标准及学考、高考的考纲要求,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反复预设和修改教学设计,以保证教学内容准确、重难点突出,为学生呈现一堂精彩、充实的历史课;课上,我会结合课堂出现的新情境和学生实际掌握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和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我更要及时总结本节课成功之处、反思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以便日后扬长避短,在接下来的课堂中进行调整。参与组内公开课的上课和评课、教研员的看课及评课后,我结合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重新审视并调整自己的教学实践。通过,这段时间的反思和调整,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在提高,也总结出了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三点意义。

       第一,开展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身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完善。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发现教学中的学生较难掌握的知识或课堂时间效率不高之处,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设计和时间安排,从而为课堂“增质添量”。在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时,由于涉及的朝代较多、知识体系较为复杂,学生很容易记混记错,也使部分学生出现了畏难、厌学现象,抱怨中国古代的历史时间太多、太难记忆。对此,我课后反复思考,学生出现记忆混乱,是由于他们与那些时代距离久远、古代史的时空框架没有建立。对此,我在第二节课时,课前先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出中国古代朝代表,让学生记住,再对应时间轴排列出历代政治制度的体系,使学生掌握效果明显加强。

       第二,进行教学的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自身锻炼和学习的过程。及时的反思,也是对课堂实践的复习巩固和查缺补漏。每一堂课,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之处,回忆和记录这些优点、缺点,既可以巩固和发扬优点,使它成为自身的亮点;又可以发现和总结教学知识、技能、方法等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以便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上本学期的组内公开课——必修三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在听取了其他老师的评课后,我深刻地反思了这堂课,提炼出了几处优点,如提炼并突出主题、运用概念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等,都在此后的课堂中继续贯彻;同时,针对板书设计过于简略、时间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也在今后注意纠正。经过反思和调整,这段时间以来,感觉自己的课堂的教学和组织能够更加娴熟有序的进行,教学效果也明显提升。

       第三,经常反思教学,易于培养教师谦虚自省的优良品质。教师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如果能短暂的静下心来分析、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的长处和不足,便可以减少骄傲、浮躁、自满的情绪,深刻的进行自我再认识,逐渐养成一种谦虚、谨慎、积极进取的性格品质,形成反思、自省的良好习惯。德国诗人海涅说过,“反思是一面镜子,他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善于反思自省的品质,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使我们受益终生。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一名教师的成长、成熟离不开对教学的反思。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养成爱反思的好习惯,无论是在教学前的备课,还是教学进程中,亦或是一堂课下课以后,都要反复思考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之处;它不仅有利于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效果,还有利于提升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更有利于培养教师谦虚自省的优良品质,使我们获益终身。可以说,教学“三思”,教师“三得”。